
2023年4月7日,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发布公告,西安交大一附院东院区顺利通过2023年度第一批次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成为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


本批次共215家医院胸痛中心申请认证,经过中国胸痛中心资格认证、网审材料、省联盟预检、胸痛中心复核、暗访和现场核查等环节,最终163家通过认证,其中42家为标准版胸痛中心。
此次能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的认证,标志着东院区胸痛中心对急性危重患者的诊疗救治能力达到国家级标准和水平,以及在急诊医学、心血管病学等方面迈向了新高度,不仅提高了胸痛中心相关科室(尤其是心血管内科)的实力、竞争力。同时为医护人员能够更及时救助患者、减少死亡,为广大患者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
召开胸痛中心启动推进大会
西安交大一附院东院区自2018年基层版胸痛中心建设启动以来,进行了积极地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前期已常规开展平、急诊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手术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为进一步推进东院区胸痛中心的建设进度、加强区域性医疗机构对胸痛患者的协同救治能力,2021年9月18日,东院区召开胸痛中心再次启动及推进大会。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牟建军在大会上宣布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正式启动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建设。
签约胸痛中心网络协作医院
与网络医院签订协议,形成区域性协同救治网络,通过信息传递、远程会诊、快速转诊、上下联动的紧密结合方式,打通胸痛救治的院前与院内一键式绿色通道,以期达到对急性致命性胸痛的快速诊断、精准治疗。

建立胸痛中心联络群
自胸痛中心成立以来,急性胸痛救治流程得以进一步优化,医院各科室之间协同救治能力不断加强。东院区与周边医院建立手机微信“一附院东院胸痛联络群”,遇到疑似冠心病、心肌梗死或其他高危胸痛患者,都会立即将心电图上传到手机微信“一附院东院胸痛联络群”。胸痛中心第一时间有医生进行回复并进行指导,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则立即转诊,东院区则立即启动胸痛中心相关流程为患者进行救治。



通过胸痛中心建设,急诊PCI手术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DtoB时间由建设之初的平均120分钟下降到目前的80分钟,最短62分钟,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再灌注率不断提升,临床疗效不断提高。这是以患者-网络-医院为基础的无缝救治体系,顺畅衔接,规范治疗,是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迎接中国胸痛中心现场核查
2023年4月1日,东院区接受国家胸痛中心总部现场核查。专家组对胸痛中心的原始病历、上传数据、会议文件等进行详细核查,深入到急诊科、导管室、心血管内科CCU查看胸痛中心实际运作情况,进行现场提问和检查。






什么是胸痛中心?
胸痛中心是急性胸痛救治网络,为患者构建从发病到救治的全程绿色通道,让患者在120分钟黄金救治时间内被抢救、得到有效救治。

胸痛中心作为一种全新的医疗模式,通过优化各级医院的急诊救治流程,对急性胸痛为主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能够提高医院综合救治水平,提高急性心梗患者救治成功率并降低死亡率。
标准版和基层版胸痛中心有何区别?
标准版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中的五大要素
1.基本条件与资质:组织机构,人员资质、体系文件、时钟统一、数据填报,重点考查以急诊PCI为主的STEMI救治能力。
2.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及救治:各类胸痛患者的甄别、诊断及处理,强调在临床实践中执行ACS指南:将指南流程化。
3.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紧密合作、提高院前救治能力,医院主动与院前急救系统合作以缩短救治时间。
4.培训与教育:院内、基层医院、社区,胸痛急救的各个环节协调工作,形成合力;(5)持续改进:计划和效果,以缩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总缺血时间为目标,强调逐步改进流程;
基层版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中的五大要素
1.基本条件与资质:组织机构,人员资质、体系文件、时钟统一、数据填报,重点是考查医院接诊量、基本急救及心血管条件、转运条件。
2.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紧密合作、提高院前救治能力,传输ECG、现场分诊、直达PCI医院或溶栓场所。
3.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与救治:各类胸痛患者的甄别、诊断及处理,强调30分钟内转出/溶栓PPCI及与PCI医院的联络机制。
4.培训与教育:院内、基层医院、社区,医院全员、社区教育、社区大众教育与培训。
5.持续改进:计划和效果,强调保持持续改进的机制,改进效果。

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标志着东院区已经具备独立、快速、有效、安全地进行心血管介入手术能力,大大缩短急性心梗患者救治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更加有效的保证胸痛患者生命健康。
发生急性胸痛后怎么办?
1.有胸痛,就打120或者就近的胸痛中心电话

千万不要存侥幸心理,尽快拨打120就打120或者就近的胸痛中心电话。部分胸痛患者如果持续胸痛却不去医院就诊,最后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2.保持镇定,原地休息
首先要平卧休息,要使病人镇定下来,避免导致心律失常。要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如果病人已摔倒在地下,应原地平卧,注意保暖,不要急于搬上床。因为任何搬动都会增加病人心脏负担,甚至会危及病人生命。
3.有心梗,通血管

如在急救车上心电图初步诊断有心梗可能,一定要就近转运到就近的胸痛中心进行救治,在医生指导下尽快服用心梗急救药物。采用心脏介入手术开通血管,是急性心梗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发病后120分钟内是“救命”的黄金时间。
心血管内科
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内科是西北地区集医疗、科研、教学和预防保健为一体,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学科之一,陕西省心血管专业唯一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卫生部临床药理研究机构,陕西省心血管病质量控制中心,国家级胸痛中心,卫生部心血管病介入培训基地。
院本部心血管内科临床设有4个病区和1个CCU,床位203张。现有教授14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导师9人。东院区心内科共设三个医疗单元(一病区、二病区、CCU),床位76张,分别是一病区40张,二病区30张,CCU 6张。有医护技人员72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7人。
科室现常规开展冠心病的平诊和急诊介入治疗,特长包括复杂冠脉病变、心律失常(包括室早、室上速、房扑、房额、预激综合征等)的射频消融术、房颤冷冻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包括单腔、双腔、三腔起搏器、ICD等)、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房缺、室缺、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等)封堵的介入治疗。平均每年冠脉造影量约1600余例,冠脉介入治疗约700余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约130例,心脏射频消融术约100余例,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约50余例。
胸痛中心电话
心血管内科:029-86848388
急诊中心抢救室:029-86848421
24小时急救:029-86848120